中秋节就要到了。
这是蛇年的,中秋节。
又是一年月圆时。
每年到中秋,会想起什么呢?
第一个是张若虚,孤篇压唐宋,一曲《春江花月夜》,震平了我们的心湖。
第二个是李白,大唐那样开放的,兼容并蓄的年代,碎叶人李青莲,在中秋节喝高了,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
第三个是嫦娥。想她独自美丽了一辈子,在那个清冷的广寒宫里,身边只有一只不会说话的兔子,还有一个傻傻的只会砍树的,木头男。
男性文人写嫦娥,总会说她虚荣,自私,抛弃后羿自己去飞升仙界了,活该自此孤寂一生,孤单老去。
但其实,村姑陈觉得,这位嫦娥,虽然生在封建社会,但实际上,是个穿越了的,现代女性。
只有现代女性才会为了事业,主动选择不婚不育;只有现代女性才会为了事业,忍受孤单寂寞;只有现代女性,才敢独立于一众男仙之间,与他们成为同事,凭本事比肩而立。
广寒宫其实并不冷。
冷的是那些喜欢嫦娥又爱而不得的男人的心。
嫦娥美丽了一辈子,代言了一辈子美女,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,她一点都不亏。
身为一个职业女性, 嫦娥是成功的。
内心的丰盈,在任何时候,都可以战胜世俗的闲言碎语。
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。
蛇年据说是个多事之秋。
而现在,就是那个,秋。
秋天有很多的名句。
秋风秋雨愁煞人。却道天凉好个秋。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。
时至今日,我已经不羡慕秋瑾和徐锡鳞的感情了,也不羡慕徐宗汉和黄兴的感情。
我现在喜欢的是辛弃疾,秋风秋雨多么美丽啊,但是,却道天凉好个秋。
未展平生志的老辛,跟当了一辈子职业女性的嫦娥,谁的人生轨迹更令人向往呢?
人生的得失是无法精确计算的,这是最近感悟到的一个真理。
老辛一生报国无门,却可以享受大半辈子的田园生活,天伦之乐。
嫦娥一生美丽无比,成为职业女性的典范,却从来没有当过妈妈。
有女性肯定会在嫦娥的账号下面留言,说,妹子,女人最好的归宿是家庭,女人最终还是要嫁人的。
想来嫦娥是一笑置之的。
天上有天上的好,人间有人间的妙。
多年后,天上人间,各自安好便是。
这个秋天,中秋节快来临之际,村姑陈准备了一款蛇年中秋限定版武夷山十二金钗组合。
里面有许多花香娇艳的名丛。
岭上梅,岩中兰,白月桂,半天妖,瓜子金,不知春东南配资,银凤凰.....
它们的名字,就是一首绮丽香艳的诗。
光看,就已经醉了,哪还禁得住去喝。
愿列位看官在这个宜人的中秋节,赏着月,喝着这些村姑陈精心挑选的好茶,心情无比美好。
无论什么时候,我们都首先要学会爱自己。
给自己准备一杯好茶,在任何顺境或者逆境。
偷得浮生半日闲。
中秋快乐~~
第一钗:不知春
这是一款很久没有出现在我们的武夷山十二金钗名单中的,武夷名丛。
它的名字叫做,不知春。
仿佛从李清照的词中走来,“沉醉不知归路,兴尽晚回舟,误入藕花深处”。
这是一种晚生的武夷山茶树品种,晚到,其它的茶树基本上都采摘结束了,才轮到它的“花期”。
有诗意的武夷山先民们,给它起了一个如此有诗意的名字,不知春。
沉睡着,竟然,不知道春已经到了,春就快要过了.....
不知春来,不知春去。
光听名字就是一首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的诗。
不知春,这次放在第一钗来介绍。
希望列位,一定要第一个去喝它。感受晚生种,与早生种的不同风味。
第二钗:黄玫瑰
黄玫瑰本身,并没有显赫的出身,是以,它出现在本轮“蛇年中秋限定版”的武夷山十二金钗名录里,本身就是一个意外。
不,也不算是意外,确切来说,是村姑陈强求的结果。
强求一款香气极有特色的,以香气取胜的茶,在焙成足火之后,在时近中秋节这个岩茶大量上市的节点之时,以又香又醇的方式出现。
市面上的大多数以香气取胜的武夷岩茶,如黄玫瑰这般的以独特的玫瑰花香独步茶林的茶树品种,为了保住它迷幻般的花香,大多数茶厂的做法就是,保守炖,保守焙。
严格控制它的火工往上焙,生怕火高了,损失了茶叶当中的芳香物质。
于是,列位看官看到的黄玫瑰,便大多是中火,甚至轻火。
芳香极盛,但汤水略薄,坐杯后苦涩味极重。
而这一款黄玫瑰,村姑陈要求,在保香的同时,要把汤水的醇厚度提起来,内容多起来,水感重起来。
这家我们长年订制黄玫瑰的茶厂,做到了。
并且,做得很好。
又有强烈的玫瑰花香,又有淳和绵柔厚实的汤水。
村姑陈的既要又要,都要到了。
第三钗:春桃
做今年春夏时节的“武夷山十二金钗”的时候,原本想把春桃列入的。
但没成功。
今年轻火时候的春桃,没有遇到汤水醇厚的。
桃香是够了,桃味是够了,但,汤水的滋味不够。
那种只香,但韵味不足的春桃,村姑陈觉得,不足以代表武夷山春桃的品种调性。
生桃子有什么好吃的呢?
还得是熟桃,熟到快过头的那种熟桃,一掐就能出水的那种熟桃,才好吃,才够味道,才果味丰沛,果汁丰富。
故而,到了足火的时节,中秋时节,村姑陈组合武夷山十二金钗的时候,偏就喜欢找一些香气独特的岩茶。
这样的岩茶,一方面香气够有特色,够有个性,够稀奇,另一方面,汤水里的醇厚度被火工提起来了,不再是轻火时的单薄清淡。
香香的汤,加上稠稠的浆,喝一口,便是人间美事。
尤其那些喜欢蜜桃香乌龙茶的茶友,你买到的蜜桃香乌龙茶,那桃香,大多系人工加入的,喝了也不太好。
不如喝我们这款春桃。
天然桃香,茶树DNA里自带的桃香,纯真,天然,馥郁香醇。
第四钗:北斗
姚月明姚老培育出来的北斗,是茶王大红袍的后代。
据说,是当年从九龙窠的岩壁上剪下来的那些枝条,最初是悄悄插在茶科所的实验地里的。
那块地就是今天的武夷山机场所在地。
后来,那里要建机场,要征用,于是姚老连夜把这些珍贵的、已经扦插成活的大红袍茶树苗,移植到了北斗岗上。
为了不引起注意,按地名起名,给它们取了北斗1号,北斗2号,北斗3号.....的编号。
后来,姚老从这些大红袍后代中,选择了一株性状最接近传说中的母树大红袍的茶苗,正式命名为,北斗。
再后来,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对国外销售的大红袍,都是用北斗茶青制作的。
那时候肉桂茶苗一株5分钱,而北斗茶苗一株3毛钱。
这巨大的价格差异,足见当年,身为茶王大红袍后代,北斗所享受到的殊荣。
列位看官喝北斗的时候,请遥想一下当年的这些往事。
老一辈的茶人,为了保护下名种,所做出的努力,耗费的心血。
中国的茶文化,为何这样博大精深?
便是因为,有无数寂寂无名的爱茶人,倾尽心力,书写了它。
第五钗:矮脚乌龙
矮脚乌龙的名字,起得十分随性。
就像电影里那些特殊年代的娃,为了好养活,一律叫做,拴子,柱子东南配资,狗剩,二蛋,铁蛋.....
对比一下其它的古老武夷名丛们,那精致的,典雅的名字,矮脚乌龙真的是要在“北苑”里仰天长叹八百回。
然而,虽然名字十分地接地气,但矮脚乌龙,因为身为乔木,活得得够久,因为树龄够老,它扦插出来的后代们,大多数继承了它的树龄与古老基因,花蜜香,汤水醇和绵柔。
要知道,当年无论是王家的皇家御茶园,还是赵家的皇家御茶园里,矮脚乌龙都是排得上名号的,数一数二的茶树品种。
一年多年前,我们还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,但矮脚乌龙,却已经笑傲北苑茶园,成为仅供皇室享用的,金贵之物。
现如今,民主时代,身为皇家贡茶的矮脚乌龙,飞入了寻常百姓家。
就让我们一亲它的芳泽,如同在夕阳西下时,看见乌衣巷口的,那只燕子。
第六钗:银凤凰
这是一款专门要跟武夷名丛金凤凰打擂台的,茶树品种。
它是由茶科所的工作人员研发的,是属于小品种的,武夷岩茶。
据说它的母本,是远在广东乌龙产区的凤凰山上的,水仙茶树。
这又是一个异乡游子回归的故事。
当年,在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时候,广东茶人,到福建闽北,移植走了水仙,种到了凤凰山上。
起名,凤凰单枞。
现在,最老的凤凰单丛,有了上千年的历史,叫做“宋种”——宋朝的品种。
再后来,又有人把凤凰单枞的后代,与武夷岩茶杂交,生出了新品种,银凤凰。
是为回归。
海外游子的回归,山外游茶的回归。
这是一个血脉交融的故事。是中国茶树数千年的杂交,繁殖,迁徒史上,闪光的亮点。
我们是幸福的,也是幸运的。通过这,我们可以感受到移植到他乡之后,又移植回故土的茶树,那种基因重叠又异化的感觉。
这种风味,非比寻常。
第七钗:九龙袍
为了写九龙袍,去查了很多资料。
最后查到了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官网。
九龙袍便是这帮可敬的科研工作者们,埋首田间地头数十年,最终种植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。
九龙袍跟北斗一样,是茶王大红袍的直系后代。
但是,它们俩出生的时间不一样。
北斗出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,喝茶是一件危险的事,很容易被打倒的事。
而九龙袍,出生在一个安全的年代,出生在茶叶科研技术日新月益,日益精进,喝茶成为一桩风雅事的年代。
时移则事易。
九龙袍更新了北斗的一些不足之处,比如高香,抗寒性,耐旱性,持嫩性,以及制优率。
但要论对母树的基因的承继,北斗则更多一些,更像一些。
于是,这一次,村姑陈将两款大红袍的后代,都放在了“蛇年中秋限定版”的武夷山十二金钗里。
以方便茶友们去领略,两款茶王大红袍后代,所不同的气韵深长。
第八钗:瓜子金
瓜子金是一款当仁不让的名丛。
从这一钗开始,这款蛇年中秋限定版的武夷山十二金钗里,便全部都是名丛了。
瓜子金并不常出现在我们的十二钗里,因为,确实真的产量极低。
它的名字由来,是因为叶片长得像瓜子。一说是南瓜子,一说是葵瓜子,一说是西瓜子。
总之,不是胖瓜子,就是瘦瓜子,都是瓜子。
由于产量很低,市场上一般遇到瓜子金的茶友,大多并不识得它,是以,主人大多数时候把它拼进商品大红袍当中去销售。
我们喝到一些相对价格比较高的商品大红袍,又带有奶油香,花香,木质香的,大略便有加入瓜子金。
它因为有奇特的叶片,它的香气,也是极为有个性特色的。
炒坚果香,奶油香,花香,木质香,都是它的主基调。
喝的时候请好好感受,那缠绵如初恋般的,汤水。
第九钗:半天妖
前两天刚写过半天妖。
写它的名字的来历,写它故事丰富的前半生。
半天妖是四大名丛之一,也是十大名丛之一,凭妖异的花香,以及提供故事的能力,半天妖总是在新茶友老茶客之间,生成极高的期望值。
村姑陈也是,年年都想盼一回半天妖,盼一款工艺优秀的半天妖。
去年有一款特别优秀的,既有异香扑鼻,又有汤水醇厚相伴。
但前年就没有,遍寻不获,遗憾而归。
其实,无论它叫做半天妖,还是半天腰,还是半天鹞,都难掩人们对这款异香似仙的茶的,真心喜爱。
想来这就是那位不知道是谁的古人,爬到那半天高的山腰上去,写下半天腰三个摩岩书法的原因所在。
因为喜欢,哪怕为你爬山入云,也是甘之如饴。
第十钗:岩中兰
这是村姑陈第二次将这款稀缺的武夷名丛,收入十二钗中。
岩中兰,光光从它的名字,就可以写就一首意境雅致的诗。
生于岩石缝隙中的兰花,生于岩与岩之间的幽兰,凭名字就能让读到它的人,齿颊留香。
岩,是粗糙的,坚硬的,巍峨的。
兰,是娇嫩的,娇气的,娇俏的。
一刚一柔,一硬一软,这两样东西,便因由一款武夷岩茶,扯上了关系,并永系在一起,再也分不开了。
武夷岩茶讲究岩骨花香。
岩骨,指丹霞地貌里养分丰富的土壤,所赋予茶树的,风骨。
花香,指生于这奇峰峻岩之中,苍云碧水之间的茶树,吸天地精华所结就的,精魂。
在村姑陈看来,岩骨与花香,最好的结合便是,这款古老名丛,岩中兰。
既有了岩骨,又有了兰花香。
它为岩茶“带盐”。
第十一钗:岭上梅
上上一次做武夷山十二金钗组合的时候,与岩中兰一同出场的,另有一款古老名丛,就是这款,岭上梅。
岩中兰,岭上梅,把它们俩的名字放在一起,就是一组绝佳的对子。
两个名丛的名字,一样的诗情画意,一样的有颜有色有图有像,闭上眼,就是一幅丹青画卷呈现在面前。
岭上梅,是生于岭上的,梅花。
那种峻峭的山石嶙峋处,偶然几块石头间,一株虬劲的老梅树,舒枝展叶地,开了几朵娇黄的蜡梅。
这怕是古早有仙人居住在此,老早从仙界移植下来的梅树吧。
否则,哪会生在这夹缝险恶之处,还能生得如此娇艳动人?
岭上的那树梅花,春风来时,花落如雨。
是仙人失去了另一半,在暗自垂泪吗?
第十二钗:白月桂
如果说,列位看官看到第十一钗,被岭上梅与岩中兰的对仗工整,给深深俘获了,那么,看到这第十二钗的时候,大家,想必会虎躯一震吧。
原本,岭上梅与岩中兰,都已经极美极佳了。
但白月桂一出,明显就横高一着,比之前两钗,更多了几分仙气飘飘。
白,是颜色,月,是时辰,桂,是花香。
三个字组合在一起,就形成了一幅更加仙气逼人的丹青画卷——有颜色,有场景,有植物。
想象一下,月下的山间,清风朗月,桂树枝虬,有仙人于其间,铺大石,尝仙果,饮茶舞剑,何等美哉?
白月桂,与绿玉棠,可以配上了。
月下清冷的桂花香,盛在晶莹的玻璃公道杯中,是何等的雅致之情?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东南配资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贵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